來源:合肥慶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2-29 點擊次數:
唐迪指出,70年代,中國仿效蘇聯50年代的設備,建成本鋼1700毫米熱軋工程、攀枝花鋼鐵1450毫米熱軋工程,自主設計了舞陽鋼鐵4200毫米寬厚板工程。公司這些設備建成后,產品等級和質量水平一般不高,運行不太穩定,甚至低于前蘇聯舊設備的水平。
1978年,我國可稱為現代軋制設備,只有1978年12月武鋼新的第三套軋制生產設備投入使用,即武鋼1700毫米熱軋、1700毫米冷軋、硅鋼生產線項目,當時大部分地方企業沒有現代軋制設備。主要設備是1960年以后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主要有2300毫米三輥勞特板軋機、250(300)毫米雙聯軋機、76毫米無縫鋼管軋機和層壓板軋機,這些軋機僅達到20世紀初甚至更早的技術水平。
唐迪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來軋鋼技術的發展。他認為,軋制技術的發展可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大規模引進階段;第二階段是系統消化吸收學習階段;第三階段是提高制造水平和持續提升階段;第四階段是部分創新階段;第五階段是自主研發和系統創新階段。TEM創新階段。
第一階段基本上是技術的全面引進,其中最重要的是寶鋼一期的引進,幾乎所有的主要設備和配套設備都是引進的。當時,許多企業也走上了設備之路,如棒材、高速線材、無縫鋼管軋機、寬厚板軋機等。
第二階段,國內軋制技術和設備的第一次成功國產化是80年代初的棒材連軋生產線,然后在80年代末,中國成功實現了高速線材軋機國產化、2000年熱軋機國產化、WID國產化。2001年的E和厚板軋機以及2004年的無縫鋼管。軋機國產化,2009年成功實現了冷連軋機國產化等。
第三階段,國產設備基本能滿足產品性能要求,得到國內用戶的認可,并開始廣泛應用。
近年來,我國軋鋼技術雖然剛剛起步,但正逐步進入自主創新階段的一部分,但可以看出,一個新的階段正在開始,當然,我們還沒有達到自主研發和系統創新的階段,這一階段應該在未來實現,唐迪強調。
在軋鋼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國軋鋼技術裝備不斷國有化,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唐迪介紹了軋鋼技術裝備國產化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成套軋鋼設備國產化的第一個成果是小型棒材軋機,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鋼鐵學院(后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牽頭研制了短應力線軋機。冶金部裝備研究所和北京鋼鐵設計研究院隨后啟動了自己的小棒材軋機成套生產線。從那時起,國內棒軋機成套設備基本上可以立足于中國,目前國內有20多家企業可以生產成套的小型軋機,另外,高速線材軋機成套技術設備國產化始于80年代末。目前,我國哈飛、西野可提供現代化成套的高速線材軋制設備。
國產化的第二個突破是熱軋成套設備,90年代末,鞍鋼現代化改造初步實現了熱軋成套設備國產化的目標。鞍鋼、北科大學、易中完成了現代熱軋機的第一套機械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型號國產化,萊鋼1500毫米熱軋機、日照鋼鐵1580毫米熱軋機、濟鋼1700毫米熱軋機、重慶鋼鐵1780毫米熱軋機。鞍鋼鋼鐵有限公司、鞍鋼2250熱軋廠已成功建成,目前傳統熱軋機可自主生產,占據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份額,2017年由青山集團、宜中集團、北京理工大學承建的1780 mm不銹鋼熱軋機建成。印尼的E和技術成功投產,是我國出口現代化熱軋成套技術和設備的重要一步。
另一項重要成就是寬厚板軋機國產化,2001年中國制造的第一套現代化寬厚板軋機為3500 mm寬,濟南鋼鐵有限公司制造的厚板軋機。隨后,邯鋼3500 mm寬厚板軋機于2005年建成,漢鋼3800 mm寬厚板軋機于2009年建成,這些軋機的建設在我國寬厚板軋機成套技術裝備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特別要提到寬厚板軋機的全套在線和離線熱處理設備,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鞍鋼和北京理工大學于年月日研制了一套加密管層流控制冷卻設備。鞍鋼4200mm寬厚板軋機,東北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從那時起,開發了更先進的熱處理設備,有助于提高厚板和寬厚鋼板的質量。
2004年,國內首家代表先進無縫鋼管技術水平的連軋機組在無錫西姆斯石油控制制造企業投產,到目前為止,國內設備制造商已能生產出大部分無縫鋼管生產所需的技術設備。
在冷軋成套設備國產化方面,2009年寶山鋼鐵有限公司與西中研究院聯合建設了寶鋼一中、西中研究院自主設計制造的冷軋成套設備。其技術和設備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這套冷軋設備從研發、設計、制造到調試、運行等各個方面,從技術、機械到電氣、儀表、計算機和其他方面,實現了完全自主和自集成。各行業均實現自主化,梅鋼1420酸洗連軋機組出口采用五機架六輥UCM軋機(萬能天車),最高速度為1700米/分鐘,設計產品最薄厚度為0.18毫米(厚度為0.18毫米~2.0毫米,寬度為700毫米~1300毫米),其中C年產能85萬噸。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軋鋼生產技術和設備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唐迪說,90年代初,國內一家鋼鐵企業引進了一套現代化的熱連軋機組,約90億元人民幣,實現了熱連軋板國產化后,我國軋鋼生產技術和設備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弊病,這樣一套軋鋼機的國內生產只有16億元左右,其他所有的軋鋼設備都是類似的,正因為如此,企業才能負擔得起,我們現在每年有8億噸的鋼鐵生產。
從品種開發和生產上看,我國船用鋼厚度可達380mm以上,橋用鋼厚度可達115mm,性能可達420MPa,管線鋼(X80)厚度可達30mm以上,居世界領先地位,汽車結構鋼(熱成型鋼)的強度約為N達到1800兆帕,冷軋板最大強度可達1200兆帕以上,熱軋板最薄可批量生產0.8毫米,實現了以熱代冷,目前伊忠和北京大學軋制中心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寬的2550毫米熱連軋機組,伊忠和北京大學在印尼建成了第一座從中國出口的現代化1780毫米熱連軋機組。
一是技術人員日益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力量,許多企業技術中心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技術人員越來越成為企業的核心力量。重視技術人員的企業競爭力明顯提高。
其次,經過近20年的引進、消化和創新,主要冶金設備國產化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絕大多數設備能夠自給自足,甚至可以生產一些非常先進的設備,由于國產化的成功,大大降低了設備的價格。新臺幣,許多企業能負擔得起先進的設備。
第三,我們的許多產品是世界上最大的。近年來,一些企業開始引領世界產品研發的潮流,越來越多的世界一線產品開始出現。
四是鋼鐵行業研究隊伍的快速發展,一些高校、研究院和大型企業技術中心建立了非常強大的鋼鐵研究開發隊伍,目前我國從事鋼鐵技術研究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隊伍位居前列。世界第一,這支隊伍水平高、年齡小、結構合理,對未來的技術發展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五,通過大規模的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我國鋼鐵生產設備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國主要鋼鐵企業的技術設備絕大多數是近10年來新建的,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新、最好的冶金生產設備。在中國。
六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一些大型企業的實驗室近年來進行了大規模的實驗室設備更新,我國鋼鐵工業的實驗設備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完整、最完善的,但屬于我國的實驗設備卻不多。搜索和開發。
第七,隨著技術研發與市場和企業競爭力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我國鋼鐵技術服務和研發模式正在由我國在國外做的向市場和用戶需要的、我國在做的轉變,鋼鐵企業已由單純的鋼鐵產品開發向公共關系發展。為用戶提供技術和更好的服務。
近年來,寶鋼在軋制領域的技術發展成果十分明顯,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高強度冷軋柔性退料線、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輥薄帶連鑄連軋生產線、世界上第一條薄帶連鑄連軋生產線等。面向嵌套的硅鋼生產技術。天津中山科技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自主開發的連續軋制H型鋼生產線,Taiyuan Steel已建成世界首條全連續全過程不銹鋼冷軋生產線,首鋼基礎建成。高溫設計和鋼材開發等。
唐迪指出,雖然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軋制設備技術總體上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但這些設備技術基本上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沒有很多自己的獨創性,國外也在不斷開發新技術,如在線固溶的棒料軋制技術。d線材、等溫處理、薄板坯無頭軋制等,我國設備、技術、產品綜合發展水平較低,理論技術創新薄弱,基本沒有領先技術。
唐迪認為,未來軋鋼技術的發展方向包括:連續、短流程、近端加工、多流程集成加工(高效)、全過程質量與性能控制、智能化(無人車間、機器人應用)、產品性能綜合開發(質量管理)。能力、增韌、功能化、綠色(除酸、余熱利用)、用戶技術發展,逐步系統化。
唐迪指出,要實現鋼鐵強國的目標,需要具備以下七個條件:一是有一定的產量,特別是一些特殊產品有一定的數量;二是鋼材品種齊全,能夠滿足國民經濟各行業的需要。我的,沒有缺點。第三,一些特殊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是世界一流的,長期穩定的,成為其他國家學習的基準,成為國際市場不可替代的競爭對手。第四,有一流的人才培養機制、技術研發茶。M、實驗設備,這些實驗設備主要是根據特定的功能需求獨立設計和制造的,以保證最前沿的研究;第五,鋼鐵工業要不斷地產生新的成果、新思想、新理論、新工藝、新標準、新技術。氣象學等,引領世界。第六,新理論可以得到新設備的支持,可以實現新產品的研發,設備可以推向國際市場,產品和設備可以形成新的國際標準。第七,總體發展是平衡的。
一是精細的研究工作,現在我們已經解決了是否穩定的問題,但有些產品的穩定性較差,主要是由于對最終影響質量的因素缺乏把握,對關鍵環節控制不夠,因此,為了提高質量,特別是質量的穩定性,我們需要認真做好工作,認真學習各工藝環節和各設備環節的核心技術,抓住核心,精確控制。
二是加強技術和設備的研發,與設備相區別,設備是優質產品的基礎。如果我們想要差異化的產品,我們只能創造差異化的設備。因此,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設備改造是一條重要途徑。
第三,加強科研協同創新和綜合創新。當前,技術升級難度越來越大,涉及領域越來越廣泛。例如,提高產品質量涉及材料、冶金、軋鋼、自動化、機械化等。所有設備等。多學科協同工作越來越重要,鋼鐵工業本身的技術研發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學科領域。要想有新的發展,就必須在此基礎上加強基礎理論的突破和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促進整體進步,同時加強技術裝備的研究與開發。沒有設備,一切都是空的,我們在這方面很軟弱。
第四,改變評估標準和評估體系,部分高校關注的是論文,而不是實際的技術創新;部分企業關注的是第一個問題,而不是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使用,擔心的是問題,特別是國有企業。
五是重視用戶技術研究,為用戶合理有效地使用鋼材提供更好的服務,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用戶的要求越來越高。幫助用戶合理、高效、經濟、正確地使用鋼材,對鋼廠來說越來越重要,如果鋼廠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技術服務,企業的效益將是良好的。
發改委大力批準了上千億個基本建設項目,預計明年將增加投資,彌補不足。
12月28日首鋼長治調價信息
12月28日山東石恒特種鋼有限公司建筑鋼材價格調整情況
今年住房市場分化趨勢深化,明年銷售將主要是淡季。
工業增長三駕馬車在11月工業利潤增長周期放緩前放緩
12月2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展望重組運營
12月28日山東省萊鋼永豐鋼鐵有限公司建筑鋼價格調整情況
12月27日,唐山國豐宣布公司關閉南昌區公告。
12月28日唐山地區小報晨報
12月21日本溪西部新干線鋼價指數走勢預警報告
沙鋼12月21日晚些時候介紹了建材價格調整情況。
看鋼鐵股票市場生產強度限制加大,庫存積累放緩
上海建筑鋼材市場日記
12月21日全國鋼廠價格調整匯總表
上海建筑鋼材市場日記(整體下行)
上海建筑鋼材市場日記(止跌,定單)
上海建筑鋼材市場日記
12月24日長江鋼結構鋼材價格調整情況
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5萬億平方米,貨幣供應量增加8.5%。
消費者價格在2018年8月同比上漲2.3%。
2018年9月,消費者價格同比上漲2.5%。
2018年1-7月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情況
2018年1-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民)增長5.7%。
2018年西本新干線鋼價指數走勢預警報告
新干線2018年4月鋼價指數走勢預警報告
2018年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民)增長5.5%。
半年度經濟報告分析:投資結構穩定